膝关节酸痛肿胀?膝关节日常保健话你知!(一)
膝关节疼痛、酸软、弹响,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我们又如何进行保养呢?
好的,这次我们的主题是:
膝关节的日常保健
今天,开平市中心医院中骨科陈美玲医生先带大家了解一下
膝关节这个人体最大的关节,以及它所常见的病。
概念
膝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之中面积最大的,是承受人体重的主力。
膝关节由股骨下段、髌骨、胫骨上段和保障关节稳定的韧带、肌腱以及关节囊等结构组成。
膝关节内的软骨组织及韧带本身是没有血管和神经的,营养部分主要是通过膝关节提供。以膝关节滑膜分泌滑液的方式,营养膝关节。
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大、结构最复杂的,它形成了最大的滑膜腔。
由于膝关节滑膜分布于肢体较浅部位,且关节负重大、运动多,所以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也较多。
膝关节常见病症
在我国,有大量的关节炎患者,其人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。
膝关节病变被认为是当前世界最易致残的关节炎。
膝部常见病症一般有骨性关节炎、退行性变、滑膜炎、交叉韧带撕裂、半月板损伤、软骨损伤等等。
其中大多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。
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疾病,也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,85%全膝关节置换是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。
你说可怕吧?!
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主要症状是疼痛、肿胀、弹响,严重的会产生畸形和功能障碍等。
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、进展性关节疾病。据不完全统,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约有60%的人患有此病,70岁以上的老年人,约有80%的人患有此病。
其中有些人虽然没有明显症状,但是通过膝关节X光照相也能检查出来。
老年妇女停经后,卵巢逐渐萎缩,雌激素分泌减少,影响了骨骼关节中钙质的代谢,所以发病率比同龄的老年男性还高。
为了降低发病率,加强对膝关节的早期预防保健非常必要。
发病因素
诱发膝关节病的因素很多,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:
一、遗传因素
一些家族中,本病发病率较高。
二、年龄因素
膝关节囊会因年龄不断变大,而发生畏缩以及变形,较为严重的局部甚至会出现纤维化现象。
关节开始僵硬,灵活性降低,分泌滑液变少,膝关节软骨就会比较容易受到磨损而破碎。
(图为陈美玲医生的病人,膝关节肿胀畸形,由于长期行动不便,双侧小腿肌肉出现轻微萎缩)
三、炎症
患者患上了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者结核性关节炎,即使这些炎症都得到了治愈,但是对于关节内软骨组织来说,已经遭受了程度不一样的损害。
第四,创伤
当膝关节发生骨折以及脱位的情况后,很容易使得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,从而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。
关节如果异常受力,从X光片检查可以看出,骨关节间的缝隙变小,里面的软骨减少,或磨损消失。
不同姿势下
膝关节承受的压力
另外,长期从事单一重体力劳动、剧烈弹跳运动的人,比如篮球、网球运动员,很容易损伤膝关节。
同时,一些免疫系统疾病、风湿、类风湿、结核等也会引起膝关节部位的病变。寒冷、潮湿、疲劳、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诱发膝关节疾病。
不同年龄的特点
跑、跳、蹬、蹲、站,膝关节的任务繁重,营养又相对较差,所以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,
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排在首位。
说得严重些,我们的膝关节只有15年左右的“好时光”,其余的时间里,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。
15岁以前:
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,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。
15岁--30岁:
膝关节处于,完美状态”,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。
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,基本都感受不到疼痛的存在。
30岁--40岁:
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。
会出现一次脆弱期,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。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。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,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“预警信号”,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。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。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。
40岁--50岁:
在走远路之后,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,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。
在膝关节中,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、保持稳定。人体的60%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,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。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,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。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:该开始保养关节了。
50岁以上: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。
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“使用寿命”已到,软骨全层磨损,关节炎已经产生。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,减少剧烈运动,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。
结语:
骨关节从25岁开始退化,体能与关节组织逐渐走下坡,平时完全不运动的人,关节退化速度更快。因此,运动是必不可少的。但也要注意一些运动会损伤关节。
近年来,发现40岁左右的人也开始出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。甚至从二三十岁开始,人的关节就开始发生早期变化,大多数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剧。
虽然关节退化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趋势,但若能够早一点好好保养,就好比机器,保养得好使用的时间总是要长些。
好的,对于膝关节的科普就到这里,了解这些知识,能让我们更透彻的读懂膝关节,也让我们明白保护膝关节的重要性!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